培训时长 | 107 |
授课对象 | |
授课方式 | 内训 |
〖课程主题〗变革管理〖授课时间〗1-2天(6-12小时)〖课程背景〗《聊斋》里有个故事:“说一个叫叶天士的名中医,为其母亲治病时,为一味药拍不了板:这味药加对了,母亲的病会治好,用错了则会恶化。他犹豫不决,转而询问另外一个中医。那位中医坚决认为该加——因为治好了叶天士的妈,可以名扬天下;万一治不好,反正是你妈不是我妈。”企业家是什么?企业家就是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妈还敢下药,而且有能力把药下对的人。今天中国本土企业已经处在非常复杂的环境中,并且这种复杂在不断加剧。经济形势持续下行,国际WTO挑战、宏观调控、能源紧张、环境保护问题、经济持续下滑等等,这些都是我们需要面对的事实。中国的本土企业,无论是国有的、还是民营的,所面对的环境都已经变得越来越复杂、越来越处在不可预料之中。面对如此复杂多变的环境,本土企业家要有直面“混乱”的勇气、处理“混乱”的能力、超越“混乱”的智慧。也就是说,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环境要求企业家必须具备管理变革的意识与能力。即使企业运作处于高峰状态,企业家也应主动思考决胜于未来的竞争力,并不断进行调整、改善,这是企业能够持续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的关键点。窗体顶端窗体底端〖课程大纲〗(实际授课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等作相应调整,包括内容前后顺序的调整)一、迎接充满变革的世界1. 认识变革对人类各个方面的影响2. 商业领袖论变革案例分析3. 中国的改革红利—企业理念和经营方式三十九年来的变革历程回顾二、变革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必然1. 影响企业成长的十大因素案例分析2. 哪些因素导致企业产生变革动机1) 外部大环境的变化2) 企业相关外部环境的变化3) 企业内部环境的变化4) 顾客需求的变化5) 突发事件的影响3. 变革与企业生命曲线的关系4. 变革的时机1) 变革是有风险性的2) 紧迫感和危机感是变革的最强推手三、变革管理,究竟是变什么?--常见的四大变革对象1. 业务模式的变革案例分析1) 变革思考的起点是客户的需求:如何有效满足它2) 不是单一因素的变化,而是系统和根本性的创新3) 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可赢利产业领域,短期内难以被竞争者模仿2. 组织架构的变革案例分析1) 臃肿的组织是效率低下、官僚之风之源头2) 削减组织层次,规范工作流程3) 创造学习型组织3. 流程再造案例分析1) 以流程导向替代职能导向2) 清楚体现每个环节的功能和价值3) 提高可追溯性4) 运用现代的资讯科技4. 人力资源的变革案例分析1) 如何新设和优化岗位设置2) 需要哪些新的知识技能3) 如何通过选、育、用、留等手段使得员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四、变革管理中的角色认知1. 管理与领导的差异1) 管理建立秩序2) 领导产生变革3) 领导力伴随变革而诞生和成长4) 管理强、领导弱的企业行为表现5) 管理弱、领导强的企业行为表现2. 变革形势下对企业领导力的要求案例分析1) 前瞻性2) 大局观3) 战略和战术同样重要4) 发动最广大的“群众”5) 应对各种变化能够做出及时调整3. 员工是变革真正的执行者1) 即使是非常优秀的变革计划,如果不能有效执行,必定难以成功2) 变被动应付为积极改变3) 企业兴亡,匹夫有责五、变革管理的八个步骤1. 产生紧迫感1) 考虑市场和竞争现状2) 识别并讨论危机、潜在危机或重大机遇2. 建立强有力的领导联盟1) 组织一个强有力的群体来统领变革2) 鼓励群体成员协同作战3. 构建愿景和战略1) 建构愿景规划,坚定领导联盟的目标信念2) 设计实现这一愿景规划的战略4. 沟通这种愿景规划1) 利用各种场合和手段, 沟通新的愿景规划和战略,得到最大程度的认同2) 通过领导联盟的示范来传授和鼓励新的行为 5. 授权他人实施这种愿景规划 ⑴ 扫清变革途中的障碍 ⑵ 改变严重损害愿景规划的体制和结构 ⑶ 鼓励冒险,鼓励非传统的观点、活动和行为6.计划并夺取短期胜利1) 为短期内可见的改变或者绩效改进做出规划2) 化整为零,把规划做成具体的可执行的行动计划3) 跟踪、督促以确保行动计划的落实4) 对参与变革的员工及时进行表彰和奖励7.巩固已有成果,深化变革1) 摒弃或者改变那些与愿景规划不相适应的体制、结构、政策2) 对那些能够认同并且能够执行变革的员工进行聘用、晋升和开发3) 利用新项目、新论点和变革推动者再次激活整个过程8.使新的工作办法制度化案例分析1) 阐明新行为与企业成功之间的联系2) 沉淀开发成企业自身的案例和培训教材3) 利用各种手段,确保领导的培训开发和后继有人六、变革中的问题解决1. 领导者需要做好心理准备:变革源于存在问题,变革本身又会产生新的问题2. 认识到变革阻力来自哪里,企业易出现的内耗案例分析3. 成为变革的积极推手1) 识别员工的抵触情绪2) 转变期的沟通:员工从知晓到理解,从信任到承诺,从协调配合到实际行动3) 创建变革管理的思维和平台:抛却旧的思维和习惯,鼓励创新4) 文化铸就能力5) 一定的强制手段也必不可少4. 变革千万不能虎头蛇尾1) 人们容易犯的错误是“过早地庆祝成功”2) 避免“复辟”3) 将变革成果及时形成制度,或者使变革成果融入企业文化中〖课程寄语〗对于企业发展来说,动荡、变化、模棱两可是正常的。宏观经济环境客观上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新的不确定性因素,竞争的加剧会给企业经营带来新的风险,业务转型会带来内部人员的不稳定,产权制度改革会带来人员心态的烦乱等等。在未来十年内,企业生存与发展环境将更加“混乱”,企业间竞争将变得异常惨烈,侥幸成功和短期优势将不再能确保企业的长治久安。企业要么吃大餐,要么啃骨头——根本没有休闲的“农家乐”!动荡是风险,是同时也可以给企业和个人带来机会和动力。企业家要富有远见,要具备理解和把握企业未来的能力,并把这种理解形成企业的愿景,在此基础上,把企业的愿景变成职工理解并接受的方向与目标。作为企业家来说,如果看不见前进的方向,企业便无法拥有未来。管理变革要求企业家和管理者有打破组织内部平衡的勇气和能力,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。以内部组织管理为例,组织内部需要不断地打破平衡,管理者不能默认没有能力的人在岗位上,不能默认思想老朽的人在关键岗位上消磨时间,不能放任服务水平下降而寻找借口,决不能追求“一团和气”。管理变革还要求企业家提升其思维质量,这个过程中必定是非常痛苦的,也是需要勇气的,因为这其中要求我们的企业家必须放弃过去的一些习惯思维,甚至是带来过去巨大成功的一些东西,同时要勤于学习、善于学习。最后,管理变革和推动变革还需要企业家始终如一的动力,因为有些变革举措一旦实施就会陷入停滞,随着新奇感的消失,人们的精力和热情也会消退。为对抗这种趋势,企业家必须时刻为变革举措注入新的活力。同时推动变革是需要勇气的,往往变革要求人们以新的思维方式思考和行动,因此变革往往会遇到阻力,遭遇不理解,甚至是抵触,企业家就必须有勇气面对各种困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