培训时长 | 444 |
授课对象 | |
授课方式 | 内训 |
一是提高了生产力收益;二是工资指数化的滞后效应,名义汇率贬值后,物价水平仍然上升一段时间;三是政府缺乏信誉,居民害怕汇率大幅度贬值,要求提高工资和价格来保证实际收入水平。政府不能削减财政赤字是缺乏信誉的主要原因,人们担心政府最终会借助通货膨胀带来的铸币税平衡收支,除财政状况外,巨额经常项目赤字和高失业率也可能导致突然贬值。发展中国家稳定政策实践的教训是:第一,将汇率作为降低长期高通货膨胀率的工具是十分危险的。固定汇率开始可以抑制通货膨胀,改变不稳定的预期,但稳定以后即应该允许汇率的灵活性。第一,银行体系一旦陷入混乱,就可能导致最终贷款者(中央银行)实行货币扩张政策。银行体系的自由化改革必须置于政府严密而公正的监督之下。第二,货币发行是发展中国家长期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。必须控制政府预算,工资指数化和通货膨胀预期。债务危机使许多发展中国家被迫调整10年之久,人均GNP增长速度从1970---1980年平均每年增加2。6%,在1981----1990年下降为-1%。债务危机说明,理论上各国会从跨时和跨国贸易中获益,但如果管理国际金融交易的法律框架很脆弱,收益就很难实现。